《重生79:离婚后,我成了大文豪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读读看小说网dudukan.cc
办公室里,有一位伏案工作的老者,他就是《当代》主编,秦昭阳。
秦昭阳年过花甲,头发斑白,面容苍老,精气神却奇佳。
前面说过,人文社对《当代》那是当亲儿子对待的。
就说秦昭阳吧,他除了是主编外,还兼任人文社副总编辑的职务,是真正的决策层。
这位老编辑有个特点,那就是善于培养和挖掘年轻作家。
由他发现、培养的当代作家,经他之手发表的优秀作品还可以开列出一大串,如玛拉沁夫的处女作《科尔沁草原的人们》,孙峻青、白桦发在《人民文学》的第一篇小说,王蒙的《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》等。
往后数年,还会有路遥、叶文玲等一大批实力派年轻作家经他之手挖掘出来。
“有远见的编辑和文艺部门的领导者,他们的目光决不会仅仅局限于少数几位名家,他们高瞻远瞩的眼光更多地注视着蓬勃成长的、有一定潜力的青年一代,给文学青年以更多的信任、关怀、扶植、帮助,他们这样做是有战略意义的。”
秦昭阳在担任《当代》主编之初,便公开宣布每期必发新人新作。
他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,他更是这一口的积极践行者。
“秦主编,这位就是您心心念念,一直想要见上一面的《谋杀》作者胡为民。”
“为民,这位就是我们编辑部的秦昭阳,秦主编。”
进来后,朱盛昌为两人做介绍。
秦昭阳虽然资历老,却不会倚老卖老,他非常尊重作者。
等朱盛昌介绍后,立刻起身,大笑一声后,中气十足道:“小胡同志,你最近在文坛可是出了大名,我一直想见见你,可惜一直缘吝一面,没想到今天终于见到本人了。”
“秦主编太客气了,您叫我为民就好。”胡为民对这位文坛名宿、老前辈也是尊敬有加,态度十分谦虚,“我就一个不入流的小作家,有什么名气。要是早知道您要见我,我说什么都要来拜访您。”
秦昭阳闻言,哈哈大笑道:“老吴说你低调又滑头,真是一点不假。”
“老吴?您说的莫不是吴祖湘,吴教授?”胡为民试探着问。
“除了他,还能是谁。”
“您还认识吴教授?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